女子拘禁殴打闺蜜 这种行为违了什么法?
近日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事情,曾经昔日的好闺蜜,如今却成了仇人。到底怎么回事?为何非法拘禁自己的闺蜜?到底是因为啥?她的这种行为犯法吗?警方已介入调查!
叶童童(化名)和巧宝(化名)是一对好闺蜜,曾经一起合租过,可以说无话不谈。但最近,发生了一件事儿,巧宝到义乌稠城派出所报警称:叶童童非法拘禁了她,而且还殴打她,给她拍裸照。到底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叶童童会对巧宝下狠手?“事情的起因就是,嫌疑人叶童童的男友和受害人巧宝在一起了,男友和现在的受害人巧宝聊天的时候,经常说嫌疑人叶童童不好,传出去被她知道了,知道后就非常生气。”义乌稠城派出所黄云峰警官告诉记者。从警方提供的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:视频中,一名女子一边嘴上骂骂咧咧,一边对着坐在凳子上的女子狠狠甩巴掌。经过警方调查,被打的女子就是巧宝,打人的女子是叶童童。叶童童表示:自己的前男友成了闺蜜的现男友,这已经让自己感到不舒服,又听说闺蜜还在说自己的坏话,叶童童就下定决心想要教训教训巧宝,于是4月中旬,她委托另外一名朋友,将巧宝约出来吃饭。“约出来之后,先叫到老火车站唱歌吃饭,然后散步到江滨公园的时候,叶童童就出现了,把她的手机抢过来,实施殴打,之后然后让她下跪认错,认错之后还不过瘾,还要把她的衣服脱掉, 用手机拍照。”稠城派出所黄警官经过调查后发现:在公园里将巧宝殴打之后,几个人觉得还不解气,于是又将巧宝带到了市区某家宾馆内,将其拘禁,并继续实施殴打。“宾馆里面之后,还是对她殴打,威胁她,在公园里其实内衣之类的都没有脱掉,到了宾馆里内衣、内裤都脱掉了,隐私的部位都拍了,又想到自己欠别人的钱,就强迫对方卖淫,通过这种方式来还自己的钱,如果不配合去卖淫,就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去来进行威胁。”殴打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,叶童童才将对方给放了。随后,巧宝到派出所报了案,警方很快将几名嫌疑人抓捕归案。目前,殴打巧宝的小七等人因涉嫌非法拘禁,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。
打人、性侵,网约车安全要如何保障?
自Uber诞生已经9年,而中国的网约车市场也走过8年时光,许多人的出行习惯都被改变,甚至会感觉出租车已变得生疏。
不过在网约车出行常态化的今天,一些问题也相伴始终,仍待改善。乘客面临的安全问题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。
4月29日,一则关于“滴滴司机打人”的文章引来热议。虽然双方已经和解,但暴露的问题仍值得思考。而在滴滴事件之后不久,大洋彼岸的网约车同行传出丑闻。
据CNN报道,过去4年里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、18名Lyft司机受到指控,涉嫌强暴、绑架或其他罪行。
此前有评论认为,网约车相比出租车更为安全,但随着这种出行方式与生活融合得愈加紧密,显而易见的是,其所暴露的安全问题仍待进一步改善。
未曾间断的安全问题
乘客在使用网约车服务时遭遇危险的情况,由来已久,并不少见。
2014年12月,印度一名网约车司机因涉嫌强奸乘客遭到逮捕;2015年年初的半个月内,美国芝加哥连续发生两起司机性侵乘客案件;2016年9月,美国圣地亚哥一位网约车司机被指至少侵犯了三位女性。
而在去年11月,美国7名女子声称自己遭到Uber司机性侵。这些事件彼此独立,指控发生美国宾夕法尼亚、佛罗里达、密歇根、纽约等过个地区。
在CNN最新披露的调查中,103名Uber网约车司机中至少有31人因为强迫触摸、非法监禁或强暴等罪名而遭判刑;18名Lyft司机中,有4名被判有罪。另外,还有数十名司机卷入其他刑事及民事诉讼中。
需要注意的是,调查涉及的警方报告、联邦法院记录和地方法院数据,仅来自美国20个主要城市。这意味着,Uber与Lyft服务中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会严重得多。
海外市场之外,国内网约车市场也一直存在类似安全问题。
2015年7月,北京一位女乘客在海淀区遭到司机侵犯;2016年10月,武汉一位20多岁的女子乘坐滴滴快车遭到侵犯,司机还以“杀过人”相威胁,称要是报警“也不在乎多杀一个”;2017年8月,惠州王先生为爱人呼叫专车,之后司机专挑小路行驶,对王先生的爱人施加言语和肢体骚扰。
而在上个月,除了月底的“滴滴司机打人”事件外,月初还有一位名为“孟婆”的女乘客发文,称遭滴滴优享司机企图性侵。
在此事件中,据当事人表示,滴滴司机反复用言语进行骚扰。在当事人重复打到相同车辆,吓得关上车门时,司机还试图拽当事人的手。
当事人随后发文,表达了对滴滴方面态度的不满,认为其推诿责任,包庇车主,而非调查真相。在反复解释司机的反常行为时,当事人称“客服居然笑了”。
滴滴方面则表示,对当事人的经历深感抱歉,正努力调查核实事实。
而在打人事件中,目前乘客与司机已经和解。在最后的声明中,滴滴表示,面对新业态,“我们的能力确实还需要大大提升”,“将竭尽全力,投入更多技术资源和团队力量,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”。
被打乘客则表示了对滴滴的理解,并提出可以成立专项乘客安全基金,建立女性顾客关爱保障计划等建议,希望能够促进滴滴更加关注司乘安全。
难以尽调的司机背景
侵害事件屡屡发生背后,与平台审核、监管上的疏漏不可分割。
就Uber来说,面对性侵事件,早已承认未对司机进行详细背景审查是一种失误,并不断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确保乘客的安全。
比如在上述印度性侵事件发生后,Uber在App中添加了SOS按钮来方便用户报警。之后,Uber还通过在用户乘车前向其分享司机信息,进行GPS全程监控行程等,来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。
然而除此之外,Uber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严格对司机资质的把控。
2017年11月,因为对司机背景审核存在疏漏,Uber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被处以罚款890万美元。
在当地警方告知一名Uber司机涉嫌骚扰顾客后,科罗拉多州展开了对Uber的调查,结果发现57名问题司机。其中12名有暴力犯罪史、17名有过重大交通违规,还有3名因酒后驾车已被吊销驾照,无证驾驶。
在国内,网约车司机资质的审核同样存在问题,且更令人惊心。
2016年3月,深圳官方通报中提到一组数据。经公安部门排查,在深圳网约车驾驶员群体中发现吸毒前科人员1425名、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名、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。
司机背景、车辆情况与乘客安全有紧密联系,但要想彻底清查并不容易。于当下而言,庞大的“滴滴黑产”便是一大障碍。
网约车新政实施之后,多数城市会要求运营车辆具备本地牌照,同时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还严格要求司机须是本地户籍,其余多数城市要求具备本市户籍,或取得本市居住证。
此种要求下,早先受补贴吸引加入网约车队伍的外地司机面临转行危机,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也戴上枷锁。于是一种替人注册虚假滴滴账户,进行牟利的黑色产业链被催生出来,对乘客安全构成隐患。
广东警方曾公布2017年度十大网络安全案件, “滴滴黑产”便名列其中。据警方透露,涉案的虚假账户有几十万个,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。
对此有网警表示,在脱离监管情况下,出现事故或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时,无法第一时间锁定真正的嫌疑人。警方还提醒消费者,在打车的时候,一定要认真核对所约车辆的信息与平台显示的信息是否相符。
然而在北京、上海等地,很多时候叫到的车辆并不合规。不过为了满足出行需求,乘客并无太多选择。
监管与运营同须完善
当网约车的安全受到质疑,有一种声音是重新坐到出租车的座位上,可是相比之下,出租车也未必安全。暴露在网约车中的问题,也都在出租车中出现过。
2016年1月,上海闵行区发生一起“一尸两命”的恶性杀人事件。怀远三个月的上海女性被外籍出租车司机推入河道内杀害。凶手曾在2011年有过行政拘留的案底,却在老家取得了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,得以入职出租车行业。
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曾分析指出,搭乘出租汽车时,整个运行都是在一个移动的、封闭的空间之中,是一个适合作案的天然场所;而网约车使得原本封闭的空间变成一个可记录、行程可追溯的准公共空间,司机和乘客的行为都受到约束,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风险。
有理由相信,单单是网约车能够查看司机信息和过往评价,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行的安全保障。而如果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司机背景的调查和审核,那么乘客所面对的潜在危险就会更小。
就目前状况来看,这或许是保障用户安全最现实的手段。不过如之前所述,面对庞大的“滴滴黑产”,单靠企业或许并不能落实对司机的审核。
在法制日报的采访中,华东政法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政法学教授告诉记者,黄牛虚假注册网约车,既利用了平台的漏洞,又钻了制度的空子。
该教授认为,要堵住平台漏洞,责在经营者,至于消灭制度空子,“责在管理者。”
据该教授分析,从目前情况来看,管理过严破坏了供需平衡。而要缓解这种问题,需要对“放管”力度进行调整,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“马甲滴滴”的问题。
如此,要保障网约车用户的安全,在企业之外,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给予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