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位癌不是癌
古时有个叫公孙龙的人,提出了“白马非马”的命题,引发了两千多年的辩论。反对、责难者远多于赞成者。我们取其合理的内核看,“白马非马”也即“白马”和“马”不是一个概念。更通俗地说,“白马”和“马”是两回事。这一命题着实指出了“名”和概念的重要性。
癌症是所有恶性肿瘤的总称。“癌”一词除了在医学上的科学含义外,更有着深刻、广泛的社会和心理影响。一旦诊断为癌,出于对庞大治疗费用的忧虑和化疗、放疗对身体摧残的担心,患者及家属会有飞来横祸的感觉。医师常采取更激烈的疗法,如乳房的全部切除外加放疗和化疗,保险公司自然也要赔付更多的医疗费用。
原位癌是医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。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。原位癌是指上皮细胞在形态上发生了恶性转化,但这些细胞局限于上皮内而未突破基底膜。因上皮组织在结构上没有血管和淋巴管,所以原位癌不能发生转移。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,恶性转化后的细胞在形态上不太容易与非恶性细胞区别开来,所以外科病理的诊断标准常把原位癌定义为“当异形增生的细胞占上皮的全层时”。
原位癌究竟算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?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外乎有三类:一、良性。二、恶性。三、介于良恶之间,或称低度恶性。患者听到“癌”字,自然认为是恶性。在医师当中,可能认为是恶性的居多,癌嘛,自然是恶性。有些医生虽然认为应该是良性,但敢做“肯定良性”回答的却是少数。这种观念自然影响了治疗的原则和态度,既然是恶性,就要做手术彻底切除,还要辅之以放疗和化疗等。且慢!让我们从原位癌的概念和组织学特点出发,对其生物学行为作一分析——
从原位癌的定义上可以看出,原位癌是病理学上的概念,只能由病理医师作出诊断。原位癌的诊断必须有两个条件。一是上皮组织内具有异型细胞,二是上皮下的基底膜完整。有的器官,如肝脏,肝细胞的腺上皮与肝血窦之间无基底膜之隔。只要肝细胞发生了恶变,从理论上讲,随时都可以经血流转移。汤钊猷先生在肝癌的诊断上作出了重要贡献,建立了3cm以下肝癌称为小肝癌的概念;吴孟超先生则提出了1cm以下肝癌为微小肝癌的概念。但都没有,也不能称为原位癌。
由于内窥镜和影像技术的发展,以及人们防癌意识的增强,肿瘤的早期病变发现的比例已较十多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。原位癌的诊断可经常在病理报告中见到。如乳腺的导管原位癌(DCIS)、小叶原位癌(LCIS)、宫颈的原位癌、前列腺的原位癌等。另外,食管和胃、结肠、气管、头颈部的皮肤、黏膜等部位均可见到属于原位癌的肿瘤早期病变。肺的支气管肺泡癌和皮肤的Bowen病也都属于原位癌的范畴。
综上所述,原位癌应定位于良性病变,而非属于恶性病变的癌。因为,恶性的标志是转移和侵袭,而原位癌不具备转移的条件,不可能发生转移,现阶段也没有侵袭。如果要争论,说病变的细胞是恶性的,我们也只能说,有恶性的潜能,但无法证实。事实上,很多原位癌可以稳定很多年不发展,甚或消退,组织结构恢复正常。如乳腺的小叶原位癌和宫颈原位癌都可以长期或终身稳定不发展。由于“癌”一词带给患者心理的强烈负面影响和对医师治疗可能产生的误导,近年病理学上出现了“上皮内瘤变”的概念,将原位癌和上皮的不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。如宫颈的上皮内瘤变(CIN)、前列腺的上皮内瘤变(PIN)等。其主要目的是用“瘤变”这个比较温和、中性的词淡化“癌”字对医师和患者心理的冲击。
原位癌中能直接致死的仅有支气管肺泡癌。这是因为这种肿瘤沿呼吸管道的分支弥漫性生长,导致呼吸功能衰竭,而不是转移致死。如果能够做肺移植,患者应能继续生存。
编后语:先进的检测技术让越来越多的原位癌现形,如果把它看做是恶性的,那么自然要彻底切除加放化疗才能令人安心;如果把它看做是良性的,从医生到患者都会更轻松些,治疗也相对简单。可见,原位癌的良恶定性不只影响着千千万万医患的心情,还影响着整个治疗方案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