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)
中国大运河专题
大运河河南段
7个遗产点见证了大运河历史进程
大运河是一处超大规模的线性文化遗产。依据历史上的分段和命名习惯,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、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。大运河申遗项目涉及河南和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8个省份。
我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7个遗产点,包括洛阳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、通济渠郑州段、通济渠商丘南关段、通济渠商丘夏邑段、卫河(永济渠)滑县—浚县段、浚县黎阳仓遗址共7个遗产点。
省文物局相关人士称,7个遗产点涵盖了河道、码头、河堤、桥梁、仓窖、水工设施等完整的遗产类型,见证了大运河从开凿、发展到繁荣、没落的历史进程。
省文物局相关人士称,特别是发现的3座大型皇家粮仓遗址,排列有序,规模宏大,有力印证了隋唐大运河保障重大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的重要功能。
通济渠郑州段
索须河故道原来就是通济渠渠首部分
提起市区西北的索须河,老郑州王先生并不陌生。小时候他们吃这里的水,还捞过河里的鱼。近年来因为频频遭受污染,索须河已经不再受人待见。
此次入选大运河项目的通济渠渠首部分名为通济渠荥阳故城段,按照当地人的说法,“通济渠荥阳故城段”确切说应该被称作“索须河故道”。
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位于郑州市惠济区,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。
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,西起丰硕桥,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接处,长约16公里。此河道为不通航河流,主要是城市泄洪排涝景观河道。
通济渠惠济桥段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,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,全长约4公里。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,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。
含嘉仓、回洛仓
位于隋唐大运河“中心地带”洛阳
回洛仓建于隋朝,位于城外。隋末,天下大乱,李密夺取回洛仓,隋统治者积累了11年的粮食拱手“让”于李密。
虽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没能起义成功,但他抢占粮草的战略,却成为另一个人的“教训范本”,这个人就是李世民。
李世民看到粮仓在城外的弊端,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,以免重蹈当年隋统治者的覆辙。
这个被李世民精心“设计”地理位置的粮仓就是含嘉仓。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,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。后来,它逐渐取代当时最大的粮仓——洛口仓,成为天下第一大粮仓。
小知识
为什么不叫京杭大运河?
因为它包括三部分:1.京杭大运河;2.隋唐大运河;3.江南运河网。
中国大运河是历史最悠久、长度最长、科技含量最高的人类文明伟大工程,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象征,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