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“亲情计算题”在网络上广泛流传,假如父母再活30年,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,每次5天,减去应酬、吃饭、睡觉等时间,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,30年总共才720小时,差不多一个月。这样的答案让人感觉残酷,又如此现实。(1月11日《西安晚报》)
尽管这样的计算结果,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,但不容否认的是,相当一部分的中国人,目前正处于而且还将长久处于这种与父母分居两地的状态,“空巢现象”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,处于“空巢”状态的老人也越来越多。
我们首先得承认,“亲情计算题”算出来的答案虽然很残酷,但是它的背后也有客观原因的限制,和子女是否孝顺没有太大的关系。传统的农耕时代讲究“父母在不远游”,但是身处工业化时代的我们,已经无法再遵守这样的传统。
在这样的现实面前,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对父母加以补偿,比如平时多孝敬父母一些钱。可是我们也都知道,物质赡养无法完全代替精神赡养。国家立法规定“常回家看看”的主要目的,正是为了唤起国人对父母精神赡养方面的关注,正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对父母尽精神赡养的责任。而这道在网络上热传的“亲情计算题”,从本质上说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。
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即便现在还没有条件和能力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生活,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尽精神赡养的责任和义务。比如在节假日的时候,能够回家就尽量回家;比如在周末的时候,少点和朋友同事的聚会,多点陪伴父母的时间。即便这些都做不到,至少还可以经常给父母打打电话,陪父母唠唠家常。
说到底,“亲情计算题”的背后有无奈,也有提醒,但最关键的还是看我们如何行动。多回家一趟就比少回家一趟要强;多打一个电话就比少打一个电话要强。也许对很多现代人来说,困难的不是能不能做到多回一次家,多打一次电话,而是心里有没有这个意识,有没有实际的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