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
近日,北京卫生局下发文件,要求从2012年1月28起,“中央厨房”将不得配送酸奶等高风险食品。这一举措是否意味着“酸奶不能放心饮用”呢?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、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教授。王教授否认了这一疑虑,认为此项举措与酸奶不安全没太大关系,主要原因有三个,即“中央厨房生产难以达到低温无菌的高标准”、“销售渠道受几大牛奶厂家冲击”、“中央厨房黑作坊曝光率过高,舆论压力大”。
指导专家:王丁棉
为何要禁止中央厨房再加工、配送酸奶?
原因一:再加工、配送酸奶条件高过冰激凌等低温保存食物,大多中央厨房都难以达到低温、无菌的高标准。
王教授指出,比起一般的冰激凌等方便在中央厨房加工配送的低温食品来说,酸奶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的,包括原奶的感官,理化、污染物限量、真菌毒素限量、微生物指标、外来添加物。酸奶还需要无菌、低温的条件保存,因为在正常情况下,活性乳酸菌在0℃~4℃的环境中保存,这时乳酸菌处于“休眠期”,菌体有活性,但繁殖速度较慢;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,乳酸菌会快速繁殖、快速死亡,其营养价值也会有所降低。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酸奶保质期较短,一般为两周左右,而且必须在2℃~6℃下保藏,否则容易变质。
因此王教授分析,酸奶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在再加工、配送过程酸奶中需要一直保持在低温条件,这种高要求的特点增加了中央厨房的运营成本。
原因二:中央厨房配送出的酸奶渠道比较窄,又受到大中乳业商家的竞争冲击。
王教授进一步指出,中央厨房再加工、配送出来的酸奶因其大多没有注册商标而导致销售渠道比较窄,除了在相关联的酒店销售外,几乎不能在超市等终端出售,加上伊利、娃哈哈、达能、光明、蒙牛、妙士、三元等几大乳业厂家加大对酸奶的投入,各个地方也出现了有口碑的本土乳业厂家,这些大中小乳业的酸奶销售情况一直稳中有升,导致中央厨房配送的酸奶销量受到了冲击。
原因三:中央厨房生产内幕最近被曝光次数较高,监管力度增强,舆论压力大。
王教授指出,中央厨房又称中心厨房或配餐配送中心,其主要任务是将原料按菜单分别制作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,配送到各连锁经营店进行二次加热和销售组合后销售给各顾客,也可直接加工成成品与销售组合后直接配送销售给顾客。中央厨房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集中采购、集约生产来实现菜品的质优价廉。然而最近几年在广西、福建等地曝光了几起中央厨房卫生情况糟糕的新闻事件,包括味千拉面的“中央厨房”藏身城中村事件引起社会舆论强烈等事件,中央厨房的监管部门—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加强了的卫生管理,深陷与日俱增的舆论压力,禁止中央厨房配送酸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。酸奶在众多乳饮品中功能最齐全
酸奶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,经巴士杀毒后添加发酵菌(如乳酸菌)经发酵而成的奶制品。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,而且所含营养成分比牛奶更加丰富,尤其适合乳糖不受耐者饮用。酸奶含有多种乳酸、乳糖、氨基酸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益生菌等。有胃病的人喝了它,可促进胃酸分泌,食后非但不气胀、腹泻,反而通气、消食。而女性常喝酸奶子,有助于养颜。